"我还这么年轻,怎么可能得阿尔茨海默病?"
"记忆力下降只是因为太累了吧?"
"老年痴呆当然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啊!"
这些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
其实隐藏着一个危险的认知误区。
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21日)到来之际,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关于这个疾病的真相。
(图源:千图网)
年轻人也会得阿尔茨海默病吗?
据广东祈福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季燕介绍,虽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患病人群确实是老年人(65岁以上),但事实上,这种疾病并不仅仅是"老年病"。
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存在于65岁以下人群中,约占所有病例的5%-10%。临床上,甚至遇到过30多岁的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些患者往往被误诊为抑郁、焦虑或其他疾病,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
这些人群要注意啦!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即使年轻也应提高警惕:
1、家族遗传史:直系亲属中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2、记忆减退:明显且持续的记忆力下降,影响工作和生活;
3、执行功能下降:计划、组织能力明显不如从前;
4、语言障碍:找词困难,表达不流畅;
5、空间感知问题: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判断距离困难。
脑电图帮忙找回“记忆密码”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深化,我国已成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而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中,脑电图(EEG)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1、早期识别
脑电图能够捕捉到大脑功能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微小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通过分析脑电图信号的特定模式,可以识别出疾病早期的神经电活动异常。
2、病情评估工具
通过定期脑电图检查,医生可以客观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适合长期检测
脑电图检查过程无需注射、无辐射,仅在头皮安放电极,身体零负担,如同一次舒适的“头部按摩”,可轻松重复进行,特别适合需要长期检测的人群。
记忆的消逝不应被年龄定义,
如果你或家人出现持续的认知功能下降,
无论年龄大小,都建议及时就医。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关键。
让我们共同关注大脑健康,
守护每一段珍贵的人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