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app.myzaker.com/article/63f747e31bc8e02f1a000017
2 月 22 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粤港澳大湾区 " 港澳药械通 " 第二批指定医疗机构名单。第二批指定医疗机构名单新增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祈福医院等 14 家医疗机构。
对于广东祈福医院进入第二批 " 港澳药械通 " 指定医疗机构的公布,在番禺区祈福新邨居住了 20 年的香港籍居民李小姐表示:" 实在太棒了!" 她患原发性高血压多年,家中 80 岁的老母亲也身患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病,需长期服药。因习惯使用香港药物,疫情之前她每半个月就需回港拿一次药,花一天时间奔波在路上。而 " 港澳药械通 " 政策落地广东祈福医院后,不仅像她这样常住大湾区的香港居民,包括内地居民在内,不需出境就能用上在港澳上市的最新药械。而广东祈福医院是 " 港澳药械通 " 指定医疗机构的番禺区首家也是唯一指定医院。
广东祈福医院常务院长周颖玲教授表示,随着 " 港澳药械通 " 政策正式落户,医院已计划进行心血管、肿瘤、慢性病等相关专科的至少十余项港澳药械的申报引进,譬如结构性心脏病的药械、临床效果较好的血脂控制药物等。医院还在不断收集临床中港澳药械的具体需求,力求进一步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要,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据悉,医院目前已制定了清晰的 " 港澳药械通 " 管控预案:专门成立工作小组,从审批模式、各方责任、风险控制等方面完善 " 港澳药械通 " 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流程,设立特许药械专用库,采用专人、专库、专账、专册、专码,以便严格监管专门药械的出入库及使用流向、保障用药安全。
据了解,除惠及内地居民外," 港澳药械通 " 在广东祈福医院的落户也将为港澳同胞带来极大便利。医院背靠的祈福新邨是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示范区,也是广州市 12 个国际化试点街区之一,邨内有万余港澳业主。多年来,他们早已习惯在广东祈福医院问医就诊。据统计,医院历年来接诊港澳籍居民超百万人次,近三年因受新冠疫情影响与港澳往来不便,医院累计接诊港澳居民也有近 5 万人次。医院连续多年被评为 " 香港市民最信赖的中国内地医疗机构 "" 港人最信赖的特色医院和专科医院 "。
尤其今年香港全面通关后,港澳居民来粤就医热度重燃。大湾区居民同处于岭南文化区域,居民们对于中医药、对于食药同源的认识是普遍的,医院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模式是吸引他们来院就医的一个大点。" 港澳药械通 " 落地后,港澳居民在接受特色中医治疗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到熟悉的香港医疗服务模式、直接使用香港药械,更为便利。
据了解,广东祈福医院是广东省首批政府指定的涉外定点医院之一,2005 年引入了 13 名港医驻诊,开启了内地及香港医疗合作的新里程;2020 年医院再次提出申请十余名肿瘤、妇科、内科、儿科、康复科香港医生来院执业(受疫情影响而延迟)。同时,2022 年医院还与庄柏医务中心、医道医疗(香港)等香港医疗机构开展了患者转诊、专家会诊、绿色通道、交流学习等方面合作。广东祈福医院执行院长张涛表示,在和已有的香港医疗机构合作基础上,医院今年还将引入十余港医驻诊,与 " 港澳药械通 " 政策一起全方位惠及群众便捷就医,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融合。同时也在积极争取成为香港医疗券使用的试点医院,以方便香港长者在内地养老和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