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m.39.net/cancer/a_7829709.html
有数据显示,近8成晚期肿瘤患者受癌痛折磨,其中1/3更为重度疼痛。肿瘤患者治疗周期长,抗癌治疗和急症抢救是关键,但不是终点。“生命的整个过程,医学手段都不该缺位。”广州市医师协会老年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祈福医院肿瘤五科/颐养病区吴小兰主任表示,疼痛控制等有效的肿瘤舒缓治疗,不仅让患者活得更舒适,同时还明显延长生存时间。
“如果已经太迟,就让他们活得更舒适一些”
54岁的林叔是一名胸腺癌晚期患者,“来到我们这儿时已经有点迟了,”肿瘤中心颐养病区吴小兰主任遗憾地说,“很多病人都是这种情况,如果能再早一点接受姑息治疗,效果会更好。”
2019年11月到今年春节为止,林叔三次在鬼门关前被抢救回来。春节前来到颐养病区时,卧床不起的他对吴小兰说:“不求什么了,只希望身心宁静一点。”

非文中人物
林叔安详离开后,家属对颐养病区医护团队说:“他走得不痛苦,失去他的我们也就没那么痛苦。”
针对肿瘤病人尤其是晚期病人的舒缓治疗,并非放弃、并非不治疗。吴小兰解释,而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疼痛舒缓、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全面的综合性支持,改善生活质量,尽最大可能减少患者痛苦,这同时还能帮助家属在亲人离去后快速走出悲伤阴霾,“好受一点。”
“疼痛控制等舒缓治疗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生命”
78岁肺癌患者罗伯伯的“彩虹屁”比追“爱豆”的粉丝们还厉害!三天两头就在医院公众号后台夸夸颐养病区医护团队。去年11月手术切除肿瘤后,罗伯伯后背的手术伤口一直无法愈合,留下了足足6cm深的“窟窿”,几乎整根棉签都能伸进去。因为癌症,他没少受折磨,加上这个“窟窿”不断渗液,每天至少浸湿3张A4纸那么大的护理垫,疼痛不足以用言语描述,天天只能躺着,罗伯伯和家属差点就放弃了,更别说抗癌治疗。

伤口的前后对比
“病区越来越多例子证明,疼痛控制和心理舒缓等安宁疗护措施,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生命。”吴小兰主任欣慰地说道。今年跨年时,肿瘤中心举办了一场元旦晚会,抗癌战友们携手K歌迎接2020新年的到来,小斌也一起切蛋糕了,“只剩不到3个月”的“魔咒”被打破,这已经是小斌在颐养病区的第7个月了。
“生命的整个过程,医学手段都不应该缺位”
广州市医师协会老年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祈福医院肿瘤五科/颐养病区吴小兰主任表示,肿瘤病人的治疗周期较长,抗癌治疗和急症抢救是关键,但不是终点。“缓解疼痛、化解恐惧,病人的生活质量不能被忽略。
祈福医院肿瘤五科/颐养病区目前已开展肿瘤舒缓治疗,包括早期干预、康复服务及营养支持治疗,可为患者提供躯体、心理、精神的全科照顾疗护,对家属进行全方位的心理照顾和护理帮助。肿瘤中心学科带头人蔡绮纯博士总结道:“缓和医疗充分体现医学人文关怀中‘患者至上,有温度医疗’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