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国的2020丨非洲籍医生杰西:和广州人民共战“疫”
在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的祈福医院,有一位来自非洲加蓬的医生杰西。他在中国生活了30年,亲眼目睹中国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热爱中国文化和美食,会讲普通话、粤语,还精通法语、英语,把中国当作第二故乡。
他亲历过2003年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过程。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他作为志愿者投入到广州的疫情防控战中。他认为中国这场疫情防控战做得很细致、很出色。
受家人影响 选择来中国学医
杰西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飞行员,但是视力达不到要求没能实现愿望。杰西的哥哥是个武术迷,很喜欢李小龙,杰西受哥哥的影响开始了解中国文化。
杰西1990年从加蓬先到北京学习中文,随后,又去了广州学医,读完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业。
2003年,杰西进入祈福医院工作,现为医院胸肺乳腺外科主治医师。执医17年,杰西经常会做一些心胸外科的手术,比如乳腺手术、肺创伤修复手术、??肋骨骨折手术等。在广州久居的杰西已熟练掌握普通话、粤语,很多广州人夸赞杰西普通话比他们讲得还好。
亲历中国30年来的社会巨变
“刚来中国的时候,大马路上车辆不多,当时人们能拥有一辆摩托车就非常了不起了。通讯也不发达,人们没有手机,道路旁边每一百米会有一个公共电话。”这是杰西印象中90年代广州的样子。后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逐步有了摩托车、私家车,杰西表示没想到外国人也可以在中国考取各种驾照。杰西称:“眼见着城市的道路,从两条发展到三条、四条,变得越来越宽阔。”
杰西这样描述中国这些年的变化:“从使用公用电话发展到人手一部手机,从居住在低层居民楼到搬进高楼大厦,从只能跟团旅游到现在租车自驾游、跟团游等有多种选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没有停止,一直在发展。”
见证过非典疫情 今年与广州人民共战“疫”
2003年,中国经历SARS疫情的时候,杰西在当时的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杰西表示当时疫情防控举措虽不像今年这么严格,但戴口罩、勤洗手的要求也都有,各种防护服的标准类型当时也已发布。杰西认为这次中国政府防控新冠疫情用到了非典时期的经验,措施相比之前更细致,落实得也更扎实和高效。
发生疫情的时候,政府让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外出保持距离、尽量留在家中。杰西称这样的措施实施得很好,正是这些措施让老百姓免于被病毒感染。杰西作为医务工作者参与了广州这场战“疫”。2月份,他曾在祈福医院一线发热门诊值班,也在酒店当志愿者,他说当时在酒店隔离的不少回国中国公民都为国家实施这样的举措感到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