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8qWOjVMdFGbhcHGs7Qw7g
广东祈福医院院长助理兼肿瘤中心副主任区俊文博士在知名综合类期刊杂志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IF = 10.479)上发表的研究论文 A randomized phase II trial of best supportive care with or without hyperthermia and vitamin C for heavily pretreated, advanced, refractory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高浓度维生素 C 联合深部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 II 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区俊文博士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身份共发表 3 篇高浓度维生素 C 的 SCI 文章,影响因子合计共 18.142。在国际学术大会上的壁报交流中被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Annals of Oncology 等顶级期刊所收录,影响因子合计高达 77.52。表明区俊文博士主导的 IVC 相关研究的可靠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高浓度 VitC 抗肿瘤治疗疗效可靠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如何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命质量,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VitC 抗肿瘤的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事实上并不顺利。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两届诺贝尔奖得主 Pauling 就提出 VitC 可有效治疗癌症,却遭到学界的否定,但近年来研究发现,VitC 出现不同结果,主要因为给药途径不一样,静脉输注 VitC 能够绕过肠道,产生血药浓度比口服高 100-500 倍,这种「超高」浓度才是 VitC 攻击癌细胞的关键。世界各地不断有临床研究证实 VitC 抗肿瘤方面的潜力,这才为 VitC 正名。
区俊文从 2016 年[1]开始对 IVC 抗肿瘤的安全性进行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提示,静脉输注 VitC(1 g/kg,1.2 g/kg 和 1.5 g/kg)两小时后体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表明静脉输注 VitC 的应用在肿瘤患者中是安全的。
高浓度 VitC 适用于多种病理类型
关于 VitC 抗肿瘤的作用机理,区博士解释,IVC 达到药理学浓度后,能催生过氧化氢损伤肿瘤细胞,使癌细胞坏死[2][3];还通过上调抑癌基因 P53、下调乳头状瘤病毒 E6 表达[4]、抑制癌细胞 DNA 合成等形式,干扰癌细胞代谢周期,诱导其分化和凋亡[5]。
另一方面 IVC 能增强机体免疫,如激活 T 淋巴细胞、提升白介素- 1、下调白介素- 6,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因为能广泛抑制肿瘤生长,适用于多种病理类型的肿瘤患者。
射频深部热疗(mEHT)提升 VitC 峰值浓度,使效用加倍
区俊文最新文章中的 II 期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了 97 例对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无反应或耐药的 IIIB-IV 期 NSCLC 患者,治疗组联合静脉输注大剂量 VitC(1 g/kg)与 mEHT 同步治疗 25 次,对照组仅给予最佳支持治疗。
区俊文博士介绍道,在临床使用中,他们发现,mEHT 能够协同电场效应与热效应,局部定位肿块,在纳米范围内释放能量被癌细胞吸收,利用效率提升了 3-4 倍,能选择性破坏、杀伤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由于热疗作用持续时间短,临床上不主张单独使用,他们发现 mEHT 能够增加 VitC 的血药浓度。说明 mEHT 的加入,令患者体内 VitC 峰值浓度显著增加[6],进一步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区俊文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联合大剂量 VitC 与 mEHT 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与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3 个月疾病控制率达 42.9%(对照组仅为 16.7%)。提示大剂量 VitC 与 mEHT 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改善晚期 NSCLC 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新一项临床研究启动
区俊文团队在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中发现,患者在服用靶向药期间接受静脉输注大剂量 VitC,比只服用靶向药的患者发生耐药的时间有所延迟。因此,区俊文团队开展了新的临床试验,研究大剂量 VitC 延迟靶向药耐药的疗效与机制。
该实验目前仅剩少量志愿者名额,符合「①刚服用靶向药 2 个月内或换药两个月内,②广州市居民或有广东省医保,且尚未申请过广东省妇联救助基金」这两个条件的肺腺癌患者,可以与招募组联系,参与病历评估,一旦入组,即可参与每周一次的大剂量 VitC 免费治疗。
招募联系方式:
李医生:18922369897
参考文献:
[1] Ou JW, Zhu XY, Yimin Lu, et a1. The safe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high dose intravenous ascorbic acid synergy with modulated electrohyperthermia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tage III-IV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J]. Eur J Pharm Sci. 2017, 109:412-418.
[2]Chen Q, Espey MG, Krishna MC, et al. Pharmacologic ascorbic acid concentrations selectively kill cancer cells: action as a pro-drug to deliver hydrogen peroxide to tissues.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5,102:13604–13609.
[3] Chen Q, Espey MG, Sun AY,et al. Ascorbate in pharmacologic concentrations selectively generates ascorbate radical and hydrogen peroxide in extracellular fluid in vivo. PNAS, 2007,21: 8749-8754.
[4] Kawamura T, Kusakabe T, Sugino T, et al. Expression of glucose transporter-1 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association with tumor aggressiveness, metastasis, and patient survival[J]. Cancer, 2001, 92(3):634–641.
[5] Kang J.H., Shi Y.M., Zheng R.L. Effects of ascorbic acid on human hepatoma cell proliferation and redifferentiation[J]. Zhongguo Yao Li Xue Bao, 1999, 20(11):1019-1024.
[6] Ou JW, Zhu XY, Yimin Lu, et a1. The safe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high dose intravenous ascorbic acid synergy with modulated electrohyperthermia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tage III-IV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J]. Eur J Pharm Sci. 2017, 109:41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