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6个节气——谷雨,同时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雨生百谷,润物无声。至此,春渐远,夏将至,万物欣欣向荣。同时,全国各地雨水天气明显增多,南方气温回升加快,大大促进谷类农作物的生长。然而,对广州人来说,这可能不全是好事,人们除了要提防气温升高带来的炎热,还要注意雨水天气所致的湿气。另外,空气中花粉、灰尘、细菌明显增多,这些节气特征和致病因素结合一起,谷雨前后也就成了人们大小疾病较为集发的时期。
本期,我们采访了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博士、广东省大全养生研究院委员、广东祈福医院治未病科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廖茜珣,解答谷雨时节应如何饮食。
湿温困脾,护脾养肝正当时
廖茜珣说,谷雨前后空气的湿度加大,所以“湿温”成为谷雨节气的特点。“湿困脾土”,容易损伤脾之阳气,使得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易出现身体困重、肌肉关节酸重、食欲不振、腹部胀满、舌苔厚腻等症状。
所以,在谷雨前后要注重护脾,既可以为接下来闷热的夏天打基础,也可免受谷雨湿温之邪的困扰。同时,春五行属木,春末仍是养肝的大好时机。饮食上要注意少食酸味食物,多食甘淡食物,如山药、芡实、扁豆、赤小豆、薏苡仁、冬瓜、竹笋、豆芽、莲藕等。春夏之交为流感高发季,黄豆芽、香椿等可增强人体抗病毒能力,菠菜则可养肝清肝、清肠胃热毒。
廖茜珣说,谷雨前后正处于花繁叶茂的暮春时节,空气中漫飞的花粉、柳絮和细菌也随之而来。它们四处飘散,容易飘落到衣物上或被吸入呼吸道,过敏体质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可能因此诱发过敏性皮炎、荨麻疹、鼻炎、咳嗽、哮喘等。这部分人除了注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减少户外活动外(外出时带好口罩等,做好防护),不妨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症状。另外饮食上应减少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推荐:
护生汤药膳
材料:新鲜荠菜 1 把、萝卜缨 1 把、牛蒡半根、干香菇 2~3 个,油、盐、醋适量。
方法:锅内盛水,加入适量油盐,放入香菇、泡净切块的牛蒡(醋水浸泡过),冷水烧开后,再入萝卜缨煮20 分钟,最后放入荠菜。
作用:祛湿健脾、利咽止咳,提高免疫力。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及风寒感冒者慎用,孕妇妊娠3月后可食。
菊花鳝鱼
材料:活鳝鱼、白糖、番茄酱、黄酒、白醋、食盐、葱、姜、淀粉、麻油、蒜泥各适量。
方法:将鳝鱼剖腹去内脏,去骨去皮,切成长片块,用刀顶头斜切成两片,直切成条状。加黄酒、盐、葱、姜等将鳝鱼段浸渍起来,然后在上面逐个拍上干淀粉。将番茄酱、白糖、白醋、湿淀粉一起放入碗内,加适量水调成芡汁。烧锅置旺火上烧热,放入油,烧至八成热,将鳝鱼抖散入锅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锅内留少许油,投入蒜泥煸炒出香味,倒入调好的芡汁烧沸后淋入麻油,起锅浇在金黄似菊花的鳝鱼上即成。
作用: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
鸡骨草猪骨汤
材料:鸡骨草50克,猪脊骨200克,生姜3片(可按实际人数添减)。
方法:猪脊骨洗净切块,鸡骨草洗净切段,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40分钟即成。
作用:清热、祛湿、退黄,适用于湿热和黄疸的人群饮用。
香菇烧豆腐
材料:北豆腐500克、鲜香菇100克、淀粉10克、鸡粉10克、葱10克、姜10克、青蒜10克、盐10克、味精10克、白糖5克、料酒10克、老抽10克、蚝油10克、胡椒粉5克。
方法:豆腐和香菇分别切丁,装盘备用。葱、姜、青蒜切沫。将豆腐和香菇分别焯水备用。热锅下油,将葱、姜爆香;再加入料酒和蚝油煸炒;加入清水、盐、糖、味精、鸡粉,老抽和胡椒粉大火烧开。加入香菇和豆腐炖10分钟,用水淀粉勾芡,大火烧开出锅最后撒上青蒜沫。
作用:清热解毒,消食健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