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金老伯几年前做过直肠管状腺癌手术,术后反复便秘,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才能勉强排便。起初觉得药物的效果还不错,但是近几年,感觉便秘问题愈加严重。金老伯尝试找医生换了几种药,结果症状反而越来越严重。最近,金老伯来到了广东祈福医院营养科就诊。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金老伯做了全面的检查与评估,结果显示,除了营养不良、长期便秘,他的肠道还存在粘膜间质可见中等量吞噬细色素的组织细胞——复合黑变病。
营养科杜艳平医生介绍,“我们平时用的刺激性通便药,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动力,刺激肠道分泌,但是长期滥用,会形成依赖性,严重的还会造成结肠黑变病。”
杜艳平认为,金老伯的病情不应只解决便秘问题,应从整体调理入手。因此,她为金老伯量身制定了益生菌+膳食纤维等营养治疗方案,还对金老伯的日常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整。
两周后,金老伯便秘明显减轻,在不服用泻药的情况下能出现微弱便意;3周后,能在无药物作用下进行自主排便。如今,通过大半年的随访,金老伯的情况逐步稳定,每1-2天可以有一次自发排便。
老年人慢性便秘莫轻视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身体代谢速度变慢,肠道功能也在下降、衰老。肠道里的菌群很容易出现比例失调的情况,在这样的前提下,老年人就很容易出现便秘、腹胀等肠道问题。据报道,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便秘的患病率接近50%,即每2个人里就有1个人患有便秘疾病。
便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病症,部分患者会因便秘而失眠、烦躁、抑郁、焦虑等。再加上排便时要用力,可能导致血压骤升,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杜艳平建议,如果出现便秘,应尽早前往医院做肠镜等检查,以排除重大疾病。
杜艳平说,便秘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肠道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的伴随症状,医学干预绝非一“泻”了之,可以先尝试通过改变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调节肠道菌群等手段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