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y.dxy.cn/hospital/5156/834963.html
一场不用开胸,用神奇「夹子」,全程在「跳动的心脏」上修复瓣膜,如悬崖上走钢丝,突破高龄、高危禁区的手术;一场医学干预下心脏停跳 90 分钟,切口仅 5 厘米,如气球上绣花,重启「心门」的手术!
广东祈福医院紧盯学科前沿技术、大胆创新,于日前先后完成 2 例高难度心脏手术——介入二尖瓣钳夹术和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开启心脏病诊疗领域的「新高地」。
悬崖走钢丝:神奇「小夹子」修复心脏瓣膜
介入二尖瓣钳夹术是目前全球前沿的微创手术方式, 全国仅有少数医院能完成,即便在医疗技术发达的广东,能完成此项手术的医院也屈指可数。6 月 24 日广东祈福医院成功为 83 岁高龄的彭婆婆实行该手术。
胸闷气促、呼吸衰竭、意识昏迷,这是 83 岁高龄的彭婆婆此前经历的危急时刻,她被诊断为二尖瓣腱索断裂、重度返流,命悬一线。以往,此类患者面临两种选择:实施心外科换瓣手术,或用药物保守治疗。对于高龄、集多种老年性疾病于一身的彭婆婆显然都不适用。
全国心血管权威专家、原广东省心研所辅助诊断科主任、现广东祈福医院常务院长周颖玲教授决定带领医院挑战心脏技术「新高地」。她和原省医大外科主任、现医院副院长简志祥教授带领心脏中心、超声科、麻醉科等团队对婆婆的病情反复讨论,充分评估病情后,决定采取介入二尖瓣钳夹术,挑战「不可能」!

手术全程需要食道超声引导,十分考验手术医生和超声医生间的默契配合,操作路径、定位、角度要求精准到极致,就像「悬崖走钢丝」,稍许偏差一点就会失败。专家团队经股静脉进入,默契配合,穿刺房间隔,进入左心房,准确找到二尖瓣病变位置,顺利用「夹子」夹住腱索断裂的位置,全程都是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术后超声评估显示婆婆二尖瓣返流基本消失。

周颖玲院长、简志祥副院长全程作手术指导
接受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是 66 岁的梁叔,从 3 年前开始,搬重物或情绪激动时,就会胸闷头晕,有时甚至直接昏厥。经检查发现,梁叔心脏主动脉瓣已重度狭窄、钙化,并轻度反流,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随时可能引发心衰或猝死。
周颖玲院长组织召开院内多学科大会诊,专家团一致认为梁叔有行「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指征。但这个手术是目前公认的高精尖技术,只能在少数大型三甲公立医院开展。
手术当天,广东祈福医院副院长简志祥教授,心脏中心彭秀凡、杨秦南,麻醉科主任赵晖等组成的专家团在其胸部切口仅 5 公分,建立体外循环 120 分钟,主动脉阻断心脏停跳 90 分钟,手术过程犹如在「气球上绣花」,不能弄破「气球」的同时还要绣得毫厘不差。快、准、稳,终完整切除病变瓣膜后,置换上生物瓣膜,随后缝合心脏切口。随着主动脉的开放,梁叔的心脏慢慢恢复生机,缓慢跳动起来,血流动力稳定后便停用体外循环。术后第三天,梁叔生命体征稳定,状态良好。

此次介入二尖瓣钳夹术和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堪称广东祈福医院心脏手术史上的里程碑。医院谨遵周颖玲院长在术前 MDT 讨论会的指示「每一个环节都要深思熟虑,做足准备,不能有任何纰漏。」术前一周便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并通过手术演练,对手术细节和配合问题进行反复磋商,从每一个手术步骤、每一个器械型号的选择,到所有突发情况的预案处理,均制定完备方案。
今年以来,广东祈福医院已开展多例高难度手术:ICG 荧光实时引导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巨大复杂肝癌切除术等。医院在创始人彭磷基教授的全面指导下,在周颖玲院长、简志祥副院长的带领下不断挑战高精尖技术,以便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群众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