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768358/6638704
一场不用开胸,用神奇“夹子”,全程在“跳动的心脏”上修复瓣膜,如悬崖上走钢丝,突破高龄、高危禁区的手术;一场医学干预下心脏停跳90分钟,切口仅5厘米,如气球上绣花,重启“心门”的手术!
日前广东祈福医院先后完成2例高难度心脏手术——介入二尖瓣钳夹术和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开启了心脏病诊疗领域的“新高地”。

介入二尖瓣钳夹术是目前全球前沿的微创手术方式,全国仅有少数医院能完成,即便在医疗技术发达的广东,能完成此项手术的医院也屈指可数。6月24日广东祈福医院成功为83岁高龄的彭婆婆实行该手术。
胸闷气促、呼吸衰竭、意识昏迷,这是83岁高龄的彭婆婆此前经历的危急时刻,她被诊断为二尖瓣腱索断裂、重度返流,命悬一线。以往,此类患者面临两种选择:实施心外科换瓣手术,或用药物保守治疗。对于高龄、集多种老年性疾病于一身的彭婆婆显然都不适用。
原广东省心研所辅助诊断科主任、广东祈福医院常务院长周颖玲和原广东省医大外科主任、广东祈福医院副院长简志祥带领心脏中心、超声科、麻醉科等团队对婆婆的病情反复讨论,充分评估病情后,决定采取介入二尖瓣钳夹术,挑战“不可能”!
手术全程需要食道超声引导,十分考验手术医生和超声医生间的默契配合,操作路径、定位、角度要求精准到极致,就像“悬崖走钢丝”,稍许偏差一点就会失败。专家团队经股静脉进入,默契配合,穿刺房间隔,进入左心房,准确找到二尖瓣病变位置,顺利用“夹子”夹住腱索断裂的位置,全程都是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术后超声评估显示婆婆二尖瓣返流基本消失,等候在手术室外的家属终于松了一口气,感激万分:“谢谢你们给了我妈妈重生的机会!”
接受微创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是66岁的梁叔,从3年前开始,搬重物或情绪激动时,就会胸闷头晕,有时甚至直接昏厥。经检查发现,梁叔心脏主动脉瓣已重度狭窄、钙化,并轻度反流,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随时可能引发心衰或猝死。
周颖玲与专家团一致认为梁叔有行“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指征。但这个手术是目前公认的高精尖技术,只能在少数大型三甲公立医院开展。手术当天,专家团在其胸部切口了仅5公分伤口,建立体外循环120分钟,主动脉阻断心脏停跳90分钟,手术过程犹如在“气球上绣花”,不能弄破“气球”的同时还要绣得毫厘不差。快、准、稳,终完整切除病变瓣膜后,置换上生物瓣膜,随后缝合心脏切口。随着主动脉的开放,梁叔的心脏慢慢恢复生机,缓慢跳动起来,血流动力稳定后便停用体外循环。术后第三天,梁叔生命体征稳定,状态良好。